孔子回答说“现在的君主贪婪爱财没有满足的时候放纵自己的行为不
孔子回答说:“现在的君主贪婪爱财没有满足的时候,放纵自己的行为不感到厌倦,放荡懒散而又态度傲慢,固执地搜刮尽人民的资财。为满足自己的欲望,不顾招致百姓的怨恨,违背众人的意志,去侵犯政治清明的国家。只求个人欲望得到满足而不择手段,残暴地对待人民而肆意刑杀,不设法使国家得到治理。以前的君主统治民众是用前面说的办法,现在的君主统治民众是用后面说的办法。这说明现在的君主不能修明礼教。”
五仪解第七
本篇第一部分主要讲“五仪”。所谓“五仪”就是指五个等次的人的特征。这五个等次是:庸人、士人、君子、贤人、圣人。他们各有特点,境界也由低向高。最后一问思想价值很高。鲁哀公自称“寡人生于深宫之内,长于妇人之手,未尝知哀,未尝知忧,未尝知劳,未尝知惧,未尝知危,恐不足以行五仪之教”,孔子告诉他如何思哀、思忧、思劳、思惧,很有借鉴意义。这一部分又见于《荀子·哀公》。《大戴礼记·哀公问五义》也有本篇,只是缺“寡人生于深宫之内”一段,里面还有句子脱落,似乎本篇较完整。《新序·杂事四》也有“寡人生于深宫之内”一段。最后孔子提出一个重要论断:“存亡祸福,皆己而已。”反对天命说。并举历史事实,警告君主“侧身修行,思先王之政,明养民之道”,可以使“灾妖不胜善政”。本段又见于《说苑·敬慎》。
哀公问于孔子曰:“寡人欲论鲁国之士,与之为治,敢问如何取之?”
孔子对曰:“生今之世,志古之道;居今之俗,服古之服。舍此而为非者,不亦鲜乎?”
曰:“然则章甫、絇履、绅带、缙笏者,皆贤人也?”
孔子曰:“不必然也。丘之所言,非此之谓也。夫端衣玄裳,冕而乘轩者,则志不在于食焄;斩衰菅菲,杖而歠粥者,则志不在于酒肉。生今之世,志古之道;居今之俗,服古之服;谓此类也。”
公曰:“善哉!尽此而已乎?”
孔子曰:“人有五仪,有庸人,有士人,有君子,有贤人,有圣人。审此五者,则治道毕矣。”
- 高情商沟通技巧,销售人员必知![图]
- 农险专员是做什么的[图]
- 泰语翻译岗位职责是什么?[图]
- 南京安永[图]
-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报考条件[图]
- 男生面试穿什么衣服比较合适[图]
- 能够穿透职场的7大武器[图]
- 干贝营养价值干贝的效果和作用[图]
- 六种妈妈不受孩子欢迎[图]
- 准妈妈体验温馨分娩时刻[图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