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九所发之折,十二日奉到朱批,兹抄付一览。圣意虽许暂守礼庐,而仍不免有后命。进退之际,权衡实难也。
咸丰七年十月十六日 致沅浦弟书
沅浦九弟左右:
在吉安扎营,不宜离城太近。盖地太逼,则贼匪偷营难于防范,奸细混入难于查察。节太短,则我军出队难于取势,各营同战难于分股。一经扎近之后,再行退远,则少馁士气,不如先远之为愈也。
牵率出队之弊,所以难于变革者,盖此营出队之时未经知会彼营,一遇贼匪接仗,或小有差挫,即用令箭飞请彼营前来接应,来则感其相援,不来则怨其不救。甚或并未差挫,并未接仗,亦以令箭报马预请他营速来接应。习惯为常,视为固然。既恐惹人之怨憾,又虑他日之报复,于是不敢不去,不忍不去。夫战阵呼吸之际,其几甚微。若尽听他营之令箭,牵率出队,一遇大敌,必致误事。弟思力革此弊,必须与各营委曲说明,三令五申。又必多发哨探,细侦贼情。耳目较各营为确,则人渐信从,而前弊可除矣。
咸丰七年十月二十七日 致沅浦弟书
沅浦九弟左右:
廿三夜彭一归,接弟十五书,具悉一切。
吉安此时兵势颇盛。军营虽以人多为贵,而有时亦以人多为累。凡军气宜聚不宜散,宜忧危不宜悦豫。人多则悦豫,而气渐散矣。营虽多,而可恃者惟在一二营;人虽多,而可恃者惟在一二人。如木然,根好、株好而后枝叶有所托;如屋然,柱好、梁好而后椽瓦有所丽。今吉安各营,以余意揆之,自应以吉中营及老湘胡、朱等营为根株,为柱梁。此外,如“长”“和”,如湘后,如三宝,虽素称劲旅,不能不侪之于枝叶椽瓦之列。遇小敌时,则枝叶之茂、椽瓦之美,尽可了事;遇大敌时,全靠根株培得稳,柱梁立得固,断不可徒靠人数之多、气势之盛。倘使根株不稳,柱梁不固,则一枝折而众叶随之,一瓦落而众椽随之,败如山崩,溃如河决,人多而反以为累矣。史册所载战事,以人多而为害者不可胜数。近日如抚州万馀人卒致败溃,次青本营不足以为根株、为梁柱也;瑞州万馀人卒收成功,峙衡一营足以为根株、为梁柱也。弟对众营立论虽不必过于轩轾,而心中不可无一定之权衡。
来书言弁目太少,此系极要关键。凡将才有四大端:一曰知人善任,二曰善觇敌情,三曰临阵胆识,峙有胆,迪、厚有胆有识。四曰营务整齐。吾所见诸将于三者略得梗概,至于善觇敌情,则绝无其人。古之觇敌者,不特知贼首之性情技俩,而并知某贼与某贼不和,某贼与伪主不协。今则不见此等好手矣。贤弟当于此四大端下工夫,而即以此四大端察同僚及麾下之人才。第一、第二端,不可求之于弁目散勇中,第三、第四端,则末弁中亦未始无才也。
家中小大平安。胡润之中丞奏请余率水师东下,廿七日送寄谕来家,兹抄寄弟营一阅。
馀俟续布。
咸丰七年十一月初五日 致沅浦弟书
沅浦九弟左右:
十一月初二日,春二、甲四归,接廿四夜来书,具悉一切。弟营中事机尚顺,家中大小欣慰。
帅逸斋之叔号小舟者,于初二日来,携有张六琴太守书缄,具告逸斋死事之惨。余具奠金五十两交小舟,为渠赴江西之旅资。又作书寄雪琴,嘱其备战船至广信,迎护逸斋之眷口由浙来江。又备舟至省城,迎护逸斋与其侄之灵柩,于南康会齐,同出湖口。由湖口段窑至黄梅帅宅,不过数十里耳。前此仙舟先生墓门被贼掘毁,余曾寄书润之中丞、莲舫员外,筹银三四百两为修葺之资。此次小舟归里,可一并妥为安厝。少有馀资,即以赡济逸斋之眷口。然亦极薄,难以自存矣。